徐麟調研指導《大運之河》創作工作 |
|||||
|
|||||
6月18日,中宣部副部長,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黨組書記、局長徐麟調研指導《大運之河》創作工作。徐麟通過“云探班”“云調研”的方式了解攝制進展情況,與劇組主創代表進行交流座談。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黨組成員、副局長朱詠雷一同參與調研。 徐麟指出,《大運之河》講述運河故事、保護運河生態、傳承運河文明,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的生態文明思想,反映了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各項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、發生的歷史性變革。 徐麟對全劇殺青表示祝賀。他說,這部作品選題很準。大運河是中國江河文化中獨特的現象,是集聚中國人民智慧和血汗的偉大創造、偉大工程,是中華民族的文化標識,更是寶貴的世界文化遺產。千百年來,大運河演繹的風云變幻、催生的市井繁華、衍生的文化奇觀值得深入挖掘。這部作品書寫大運河的切入角度很好,歷史與現實相結合,反映了新時代大運河保護、傳承、利用的生動實踐,為傳統的歷史文化賦予了現代感,又使現實故事有了豐厚的文化底蘊,向人們展示了一個偉大時代。 徐麟指出,主創團隊在創作過程中深入生活、扎根人民,使作品更接地氣、有煙火味,提升了作品的思想高度。主創團隊用心、用情投入創作,體現了文藝工作者的責任、使命、情懷和境界,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重要論述的生動實踐。 徐麟強調,后期制作要發揚工匠精神,精心打磨,使作品更具張力、更有延展空間,用細節真實再現生活真實、成就藝術真實。在該劇推進過程中,各有關部門要繼續做好服務保障工作,齊心協力共同打造一部思想精深、藝術精湛、制作精良的優秀作品。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辦公廳、電視劇司,浙江省委宣傳部,浙江省廣電局相關負責同志參加了調研座談會。編劇馬繼紅、導演潘鏡丞、演員王雷等發言談了創作經歷和體會。 |
|||||
|